2月2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海洋工程安装船“志高号”和“志远号”,在江苏南通顺利竣工。这两艘船的主要任务是将风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风车”运送至深远海,并进行安装等施工作业。这两艘第四代海洋工程安装船的制造完工,对推动深远海风电规模化开发,加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推动海洋工程与风电技术研究;这两艘船的投入使用,为深远海风电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推动了风电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尤其是针对复杂海洋环境下的风机设计、安装工艺和稳定性优化。
其次促进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
深远海风电是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艘船的使用将加速风电规模化开发,为新能源研究提供更多实际数据和案例,推动风能利用效率的提升。
而船舶本身可能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如清洁燃料、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为低碳技术研究提供实践参考。
第三推动跨学科合作
海洋工程安装船的研发和运营涉及海洋学、气象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自动化控制等多个学科,将促进跨学科合作与研究。船舶在作业过程中将收集大量海洋环境、风机性能等数据,这些数据可为科研机构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源,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
第四提升国产高端装备制造水平
随着国产高端装备的推广应用,我国有望在相关领域参与甚至主导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提升科研话语权。这两艘船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科研行业提供了更多国产化设备和技术的选择。
第五对实验室仪器行业的影响
随着科研需求的提升,实验室仪器行业将加速技术创新,开发更适合海洋工程和新能源研究的专用设备。海洋工程和风电技术的研发需要高精度仪器,如海洋环境监测设备、材料性能测试仪器等,这将带动相关仪器市场的增长。
总之,“志高号”和“志远号”的竣工不仅是海洋工程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为科研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在新能源、海洋工程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研究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