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大多数以碳酸盐作为pH缓冲系统的培养液而言,为了维持稳定的pH,培养箱中的二氧化碳需要维持在2-10%之间,以保持培养液中溶解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同时细胞培养的器皿需要一定程度的透气,以便于气体的交换。
• 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很低,如果细胞不在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液中的HCO3 -(碳酸氢根)会被耗尽,这样会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所以大部分动物细胞的培养,还是需要二氧化碳培养箱。
• 3. CO2控制:
CO2浓度探测可通过——红外传感器(IR)进行测量。当二氧化碳培养箱的门被打开时, CO2从箱体内漏出,此时传感器就会探测到CO2浓度的降低,并做出及时的反应,重新注入CO2使其恢复到原先预设的水平。
• 红外传感器(IR)它是通过一个光学传感器来检测CO2水平的。IR系统包括一个红外发射器和一个传感器,当箱体内的CO2吸收了发射器发射的部分红外线之后,传感器就可以检测出红外线的减少量,而被吸收红外线的量正好对应
于箱体内CO2的水平,从而可以得出箱体内CO2的浓度。因为IR系统不会因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改变而受到影响,特别适用于需要频繁开启培养箱门的细胞培养。二氧化碳培养箱
• 配气式CO2浓度控制是通过分别调节CO2气体和空气的流量,调节出来的CO2浓度。 需通过公式计算出浓度%,不能直接显示,不直观。
CO2 % = V CO2 /( V CO2 + V空气) ×100%
• 公式举例:
当二氧化碳流量关闭时, CO2 % 为0;
当二氧化碳流量调至40ml/min,空气流量调至760ml/min时,
CO2 % = 40/(40+760)×100% = 5% ;
当二氧化碳流量调至90ml/min,空气流量调至360ml/min时,
CO2 % = 90/(90+360)×100% = 20% ;
• CO2 % = V CO2 /( V CO2 + V空气) ×100%
• CO2 % 二氧化碳含量百分比
• V CO2 二氧化碳流量 ml/min (二氧化碳流量为10~100ml/min可调)
• V空气 空气流量 ml/min (空气流量为160~1600ml/min可调)二氧化碳培养箱
• 污染物的控制:
污染是导致细胞培养失败的一个主要因素,因而,二氧化碳培养箱的制造商们设计了多种不同的装臵去减少和防止污染的发生,其主要途径都是尽量减少微生物可以生长的区域和表面,并结合自动排除污染装臵来有效防止污染的产生。
①紫外线灭菌(UVC):紫外线灭菌是紫外线波长在240~280nm范围内,尤其在波长为253.7时紫外线的灭菌作用最强。破坏细菌病毒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灭菌消毒的效果。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缺点仅能对紫外线所辐射到的区域灭菌(因紫外线穿透力弱),可能留有辐射死角。